安徽本地新米俏銷省城市場
                    來源: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:吳春華 分享到 2023-10-13 07:42:30

                    金秋十月,稻菽千層浪,廣袤田疇金燦燦,滿眼皆是豐收景象。水稻收割后,經過加工,很快被運往全國各地,成為千家萬戶餐桌上的那一碗香噴噴的大米飯。近日,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走訪省城多家糧油店、商超發現,市場上大米品牌眾多,貨源充足,新米需求量增加,除了市民熟悉的“飯圈頂流”五常大米外,多個安徽米“爆款”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 粳米秈米都愛吃

                    記者在蕪湖路上一家糧油超市看到,不少市民正在選購大米?!斑@款粳米口感香糯,柔軟適中,營養價值高?!钡陜裙ぷ魅藛T告訴記者,安徽本地米中,光明槐祥的大米一直有很多老客回購,此外,白湖農場的香軟米、黟縣的胚芽米、石臺的硒米、安慶的鴨稻米等品種同樣擁有一批“忠實粉絲”?!拔宄4竺酌猪懥?,但安徽本地產的大米口感也很不錯?!笔忻袢~阿姨表示,自己常買店里一款本地長粒香米,家里平時主食以米飯為主,5公斤的大米半個多月就可以吃完。據介紹,目前店內的大米均為剛到的新貨,近日陸續還會有一批新米到店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除了安徽本地大米,不少市民也喜歡選購外地大米來“嘗鮮”。在馬鞍山路上一家大型連鎖超市門店記者看到,糧油食品區在售的大米品牌較多。貨架上,袋裝大米規格多為5公斤和10公斤,根據產地和品質不同,價格差異比較大,從二十幾元到近百元不等。記者注意到,在一國內品牌的大米系列產品中有多個產地,其中,一款碧玉香粘米標注產地為安徽合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“粳米偏軟、秈米偏硬,本地市民兩種米買得都很多?!睂з弳T向記者介紹,粳米多是橢圓形狀,如水晶米、東北米等,米粒豐滿圓潤,黏性強,口感軟,秈米的外形更加細長,如長粒香米、絲苗米等,吸水性強,出飯率比較高。采訪中,不少合肥市民告訴記者,相比較而言,年輕人更喜歡吃帶點嚼勁的秈米,中老年人則更喜歡軟糯的粳米。而對于米的選擇,多數消費者習慣于購買自己熟悉的品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本地米火熱“出圈”

                    在線上,配送的便捷和商品的豐富性,也促進了安徽大米消費的升級。記者了解到,線上購物平臺逐漸成為合肥市民購買本地米的主要渠道之一。由于線上可供選擇的種類多樣,品牌、價格一目了然,讓“買米”這件事變得更為輕松。某電商平臺上,在安徽大米的熱銷爆款中,一款鄉谷坊長粒香米每斤價格3.56元,銷量達1萬件以上;一款聯河絲苗米每斤價格2.4元,銷量高達3.9萬件,買家好評如潮。消費者普遍反饋,本地米顆粒飽滿,晶瑩剔透,米香濃郁,已經多次回購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記者在位于黃山路上一家專營農產品商店看到,十幾種安徽本地產的大米被擺放在顯眼位置?!斑@款滁州天長產的倮倮大米最近買的人挺多,米粒飽滿,煮飯很香?!钡陠T表示,每袋米的質量都可追溯,手機一掃,消費者還可以看到它從田間到達餐桌的整個過程。此外,來自蚌埠懷遠、淮南焦崗湖等地農場的大米在店內也是熱銷款。店員還告訴記者,通過門店小程序下單選購大米更方便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“麥吃陳,米吃新”,工作人員還向記者介紹如何挑選大米:一“看”,新米顏色白,胚芽乳白或淺白,陳米顏色相對較黃,胚芽黃色或褐色;二“聞”,新米一般會有稻米自然散發出來的清香;三“捏”,捏一下碎小塊的是陳米,成兩截的是新米。該名店員表示,店內在售的大米日期都很新鮮,“接下來半個月左右,新米還會集中上市?!?/p>

                    在“吃飯”這件事上,消費者越來越認真。記者走訪發現,消費者在購買大米時,越來越關注大米的產地、米種以及新鮮度。隨著人們對主食的品質追求提升,大米的口感越來越受重視。由于市場上一直盛名在外的東北米品種繁多,容易“挑花眼”,因此消費者的選擇也更為理性。熱心市民周女士告訴記者,“雖然有很多大米都標注東北大米,但在購買時還是應該仔細看看它的生產地址?!?/p>

                    “有的顧客喜歡五常大米,覺得品質比較好?!睗撋铰飞弦患掖笮瓦B鎖超市工作人員表示,現有的大米貨品里,東北大米的占有量不少,而隨著合肥市民對于大米消費升級的需求,本地優質大米的銷量也蹭蹭上漲?!安灰姷靡I東北米,本地優質米的品質一點不遜色,而且價格更親民?!笔忻窠庀壬硎?,自己和家人常年吃本地新米,對安徽米有一份“執念”和偏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安徽米香飄千家萬戶

                    “凌家灘遺址位于馬鞍山市含山縣境內,是距今約5800年到53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心聚落遺址。因在考古發掘現場曾發現稻殼的碳化物,考古專家推測當地先民早已開始種植栽培水稻,因此,含山大米一脈相傳五千年……”在安徽凌家灘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直播間內,一場含山大米帶貨直播正在火熱進行中,主播正在為網友熱情生動講述當地大米名稱的由來?!凹亦l米,吃著放心!”“吃過當季新米,口感好!”……屏幕上,不少粉絲發來彈幕互動,上架的數款新米產品也被秒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安徽米“觸網”銷售風生水起,與此同時也走出產地周邊,開始銷往全國各地。越來越多的安徽糧油產品,走上長三角眾多家庭的餐桌。上海是長三角地區核心城市、糧食主銷區,全年糧食總需求量大,而滬皖地域相鄰、經濟相融。一批安徽糧油產品品牌憑借品種豐富、優質味美的優勢,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,為上海市民的“米袋子”添上“安徽好味道”。據不完全統計,安徽常年銷往上海的優質糧油超70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近年來,安徽糧油產品飛速發展,逐步實現從資源化到多元化、品牌化的嬗變。安徽大米品牌在消費者的口口相傳中,銷路不斷拓寬。前不久在蕪湖啟幕的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上,“皖美糧油”攜凌家灘現代農業、達園糧油、白湖農場米業、牧馬湖農業、康盈米業和正宇面粉等6家省內優秀糧油企業精彩亮相,我省長粒香米、有機香軟米等眾多“明星單品”驚艷現場觀眾,“皖美糧油”正散發出香飄千家萬戶的魅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安徽是全國糧食主產省和糧食調出省份之一,糧食種植面積、產量一直穩居全國前列。近年來,我省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,著力加強“皖糧”品牌建設。據了解,為扎實打造一批綠色優質、健康營養的安徽好糧油品牌,讓城鄉居民“吃得健康”“吃得營養”“吃得安全”,2022年全省共遴選43個“安徽好糧油”產品,目前全省共擁有161個“安徽好糧油”產品,40個“中國好糧油”產品,“中國好糧油”數量位居全國第二。(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吳夢君 文/攝)


                    聲明:
                   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、圖片,版權均屬安徽商報、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;已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“來源: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”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